此中提到了天地盖载恩,日月照临恩、国法保护恩和父母养成育恩。统称“四重深恩”。
人的一生,受此四恩,皆须报答。就普通人而言,先要做到的就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,也就是要行孝道。
道教认为,人身难得,现既为人,实大幸事,故当珍惜。具体表征为学“乌鸦反哺”之德,做人则更以尽孝回报父母。因而道教提出“百善孝为先”的观念,同时力倡历史上感天地、泣鬼神的“二十四孝”,以为世人孝行之楷模。在道教的教义中,报恩是大修行、大善念、大作为、大功德。同时提出,不孝不足以为人、不足以信道、修道,更不足以功德圆满、霞举超升。
祖师的“报恩诰”如是说:“玄元应化,武曲分真,垂念我等众生,有相脱生父母,怀耽十月,乳哺三年,辛苦百千。殷勤寸念,怜我父母,日渐衰朽。我今持念平等,悉灭险峻贪嗔,礼帝为师,祈恩报本。愿我现在父母,福寿增延,过去宗祖,早得超生。大圣大慈,大仁大孝。八十二化, 报恩教主,佑圣真武,治世福神,玉虚师相,玄天上帝。金阙化身,终劫济苦天尊。”
道教一向提倡“未修仙道先修人道”,所以很重视对父母的孝养。各种经典、戒律中提倡孝道的文句、言论真可谓数不胜数。《太平经》曾说:“夫天地至慈,唯不孝大逆,天地不赦。”《抱朴子》也说:“欲求仙者,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”。
《太上老君说父母恩重经》更是反复讲述了父母养育儿女的艰辛,要求修道者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,并指出行孝道者会得到神明保佑:
“若孝悌者,一家之中老少安乐,天人钦仰,神明守护,子孙相承,孝慈不断,招感孝顺,以为其子。若不孝者,世世相继,一门之内总是冤家,虽为父子,甚于仇敌,招五逆以为其儿,父子兄弟各财异食,同园别菜,共田分谷,隐藏珍馔,吃食如偷,虽是人形,不如禽兽,神明不佑,天下轻欺,一生所为,诸不吉利,死入地狱,受一切苦罪毕,受报为百劳鸟,生子能飞,共食其母,百劫之后,托生人中,聚集五逆,诸不孝缘,共为父子,更相残害,死生忧苦,轮转无穷,天下苦痛,莫过于此。”
“天下之事,孝为第一”,道教虽然提倡个人修行,但仍是把“孝”放在第一位考虑的。道教认为如果人不报恩行孝,生时会遭遇到许多厄难,罹患疾病或者遭遇灾祸,死后也将会堕落于地狱之中,受地狱狱卒的各种刑罚。
道教晚课之中有一句“四恩三有均利益,十洲三岛任逍遥”。四恩指的是天地负载、国土庇佑、父母养育、师长教导这四种每一个人都接受到的恩情,而情、缘、识则是三有。道教认为任何人都应该报答这四种恩情,做一个对大自然、社会、家庭都有回报贡献的人,这样便自然会成为有善情、有善识、有善缘的人。因为只有学会懂得报恩感恩、行践大孝,才能够达到逍遥自在的境界。
在道教信仰中,也有很多女性神祇承载着母亲信仰,如斗姥、地母、金母、圣母等,他们阐道演教济世利人,承天禀命以育坤元,流行品物以施母仁,救苦救难无求不应。
《太上感应篇》也提倡“积德累功,慈心于物。忠孝友悌,正己化人”,反对“虚诬诈伪,攻讦宗亲。”
我们每个玄门弟子,都应该明了我们能够来到这个世界的缘法,都应该知道我们得以生存长大并继而达成一切成就的根本。道教科仪《十种报恩科》中总结了从出生至死亡父母对于每个儿女都具有的十种恩情,分别为:
第一,怀胎守护恩;
第二,临产受苦恩;
第三,生子忘忧恩;
第四,咽苦吐甘恩;
第五,回干就湿恩;
第六,哺乳养育恩;
第七,洗濯不净恩;
第八,远行忆念恩;
第九,深加体恤恩;
第十,究竟怜悯恩。
所以,这样的一份恩情,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,都需要我们对父母报恩。
本文来源于: